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努力成為能擔當大任的時代新人。長安大學“文浸鄉間·漸聞鄉音”暑期社會實踐隊在指導老師金棟昌的帶領下,于2021年7月19日至7月24日赴陜西榆林市五個縣區進行考察調研。實踐隊通過座談會和實地調研相結合的方式,對五個縣區三級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群眾文化活動、鄉村文化振興、黃河流域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作、文旅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融合等主題進行了重點調研,各縣區相關負責人就相關主題進行介紹。
實踐團隊合影
在清澗縣調研過程中,實踐隊與清澗縣文化和旅游文物廣電局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并前往清澗縣路遙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非遺展館、城市書房和幸福嘉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和太極灣景區和北國風光景區進行實地調研,隊員們了解到清澗縣兩館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基層文化中心建設、鄉村文旅、黃河文化、民間文化等情況,加深了實踐隊隊員對清澗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情況的認識。
實踐隊成員與清澗縣文旅局負責人進行座談
在吳堡縣調研過程中,實踐隊赴吳堡縣柳青圖書館以及文化館進行調研,在柳青圖書館孔館長的介紹下,隊員們對圖書館的基礎設施、圖書情況及空間布局設計有了全方位了解。隨后,實踐隊實地調研了吳堡石城、黃河二磧、毛主席東渡紀念館等,隊員們對吳堡縣內的基礎文化設施、相關文化遺址、“兩館一站”建設現狀、代表性黃河流域傳統村落文化建設情況等都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實踐隊員參觀吳堡石城
在佳縣調研過程中,實踐隊與佳縣文化和旅游文物廣電局相關負責人就進行座談,并重點調研了赤牛坬民俗旅游文化村、國楨圖書館24小時城市書房、佳中分館,以及佳縣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峪口國際藝術小鎮、譚家坪“送戲下鄉”演出現場等。隊員們對佳縣文化發展有更清晰的認識,對佳縣公共文化服務和文旅融合發展有了整體性認知。
實踐隊成員聽取赤牛坬村村民委員會主任介紹
在橫山區調研過程中,實踐隊對橫山區文化館、圖書館及分館、橫山區圖書館政協分館、文化館懷遠分館、文化館響水分館,響水古堡、馬坊村老腰鼓傳承基地、牛王會展覽館、韓起祥紀念館等地進行實地調研。在文化館王館長的介紹下,認識到橫山腰鼓、橫山說書、陜北民歌等橫山非遺的傳承特色和弘揚現狀,獲得了橫山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情況的第一手資料。
實踐隊參觀橫山區圖書館
在榆陽區的調研過程中,實踐隊與榆林市和榆陽區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進行座談,隊員們在負責人的講解中明確了榆林市文化“十四五”發展重點、蘇陜合作的項目特色、文旅融合發展等,并實地調研考察了崇文路學院社區文化服務中心、陜北民俗博物館、星元圖書館、陜北民歌博物館、榆陽區文化館等單位,隊員們深入感悟到榆林市的民俗文化。
實踐隊成員與榆林市文旅局負責人進行座談
本次實踐活動,調研組成員用腳步丈量了沿黃縣區的文化發展實踐,既切身感受到了榆林市群眾日益豐富的文化生活體驗,又較為系統地掌握了各區縣文化發展建設中的發展方向和現實困難,并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隊員們紛紛表示: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要堅定文化自信,肩負使命擔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審稿:郭云珠 網絡編輯: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