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的紅色革命文化,探訪金寨縣的鄉村振興計劃,調研金寨的黃精種植產業和科技助農情況,考察當地的自然和人文旅游產業,長安大學赴安徽六安“重溫革命之路助力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開展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本次實踐活動圍繞紅色文化、鄉村振興、科技助農、旅游振興四大主題,在金寨縣進行了系統的調查研究,實踐隊收獲頗豐。
重溫紅色文化,堅定理想信念
7月25日,實踐隊來到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在講解員的講解下,一幅壯麗的“家家鬧革命,戶戶有烈士”的金寨革命圖呈現于隊員們的腦海中,小小的金寨縣竟培育出了一名上將、八名中將、十五名少將和一萬一千多名烈士。將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極大鼓舞了隊員們。
走出金寨縣革命博物館,隊員們來到了金寨縣革命烈士陵園。在烈士紀念碑下,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及預備黨員們重溫入黨誓詞。新的時代需要新的血液,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隊員們將繼承前輩的志向,積極投身祖國未來建設和發展。
實踐隊員參觀金寨縣革命博物館
實地走訪調研,探尋鄉村振興
7月26日,實踐隊深入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進行實地調研。大灣村曾經是國家重點貧困村,村民生活十分不便,在黨和國家的政策引領下,大灣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曾來到大灣進行視察,與當時還是貧困戶的陳澤申老人進行了親切的交流。實踐隊員對陳澤申老人進行了采訪,老人感慨在政府部門、村干部和村民的不斷努力下,大灣村的鄉村建設事業蒸蒸日上。通過對大灣村的走訪,隊員們還了解到村民早已從過去的舊樓、危樓搬遷到了新建的住宅里,村內的交通、醫療、教育條件都有了極大的改善。
實踐隊員采訪陳澤申老人
7月27日,為深入了解金寨縣的鄉村振興計劃,實踐隊又分別采訪了負責大灣村產業發展的宣傳員葛靜和金寨縣果子園鄉鄉長汪曉薇。隊員們了解到當地旅游振興、文化振興、產業振興的具體情況和未來發展的重心。葛老師指出現在大灣村已經脫貧,各項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接下來將在政府的引導下進一步推動產品營銷,宣傳產品文化,打造品牌效應。
實踐隊員采訪葛靜老師
在對汪曉薇鄉長的采訪中,隊員們了解到果子園鄉未來的發展重點分為建設"四園"——山水花園、文旅樂園、生態果園、幸福家園。汪鄉長還向隊員們提到,目前大部分高素質人才和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在大城市工作,鄉村振興的實現需要更多勞動力和人才的加入。同汪鄉長的談話極大地鼓舞了隊員們今后服務基層的熱情。
實踐隊員采訪汪曉薇鄉長
走訪產業基地,了解科技助農
7月28日,實踐隊走訪了金寨縣光互補中藥材繁育種植扶貧基地、黃精加工廠、黃精林下種植基地,并采訪了金寨縣中藥產業中心主任兼黨委書記杜繼甫和金寨森灃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海貴。隊員們了解到以黃精為代表的中藥產業在金寨縣脫貧和鄉村振興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領略了現代化的生產流水線和光伏發電農業種植系統,大家深切感受到科技發展為傳統產業所帶來的活力。
實踐隊員探訪黃精加工車間
發掘旅游資源,探索產業轉型
7月29日,隊員們走訪了果子園鄉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果子園鄉為開發旅游產業,在山區修筑了眾多四通八達的公路,便利的交通成為了當地旅游振興的重要基石。同時果子園鄉還保留了數不勝數的古村落和古建筑,同學們來到姜家大院古建筑內進行考察。南方經典黑瓦白墻,古村落內巧妙的排水渠,古宅內的每一處角落都讓隊員們感受到果子園鄉的魅力,使大家對當地的旅游振興道路充滿信心。
實踐隊員合影
至此,長安大學赴安徽六安“重溫革命之路助力鄉村振興”實踐活動圓滿結束。六安的紅色革命精神堅定了隊員們的理想信念,大灣村的繁榮發展讓隊員們見證了鄉村振興的步伐,金寨縣的黃精產業使隊員們了解到科技助農的力量,果子園鄉的青山綠水讓隊員們領略到當地的詩和遠方。經過本次實踐活動,同學們更加堅定了要繼續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將滿腔熱血和青春時光投入到祖國未來的建設中。
(審稿:姚以亮 網絡編輯: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