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委教育工委、陜西省教育廳通報了2021年度“雙百工程”考核結果,我校再度榮獲“雙百工程”先進單位,這是我校自2017年“雙百工程”實施以來連續第5次獲此殊榮。

2021年,學校嚴格落實“四個不摘”政策,做到轉段不斷檔、幫扶不減力、機制不動搖,鞏固脫貧成果不停歇。圍繞“五大振興”,強化組織領導,創新幫扶方法,豐富幫扶內容,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街接,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一年來,學校不斷創新工作舉措,推動幫扶工作上臺階。一是堅持黨建引領,持續深化27個分黨委、黨總支與商南縣和佳縣25個村黨支部結對幫扶成效。二是聚力產業幫扶,探索出以“黨建引領變思路,科技助力做支持,資金撬動促發展,消費幫扶解難題,品牌運營促提升”的特色產業幫扶舉措,涌現出了“小木耳大產業”、小瓜蔞變成了“小金瓜”等一批涉農小微產業項目。三是聚力科教幫扶,設立長安大學-商南縣鄉村振興人才培訓基地、商南縣鄉村振興研究基地,開展職業技術人才培訓、科技和智力咨詢、援助服務。以數字鄉村建設為抓手,探索建立高校服務鄉村振興、助推“政產學研用金”多元融合發展工作新模式,助力商南縣數字鄉村綜合治理大數據平臺建設。四是聚力文化幫扶,組織23支社會實踐隊開展文化幫扶和志愿服務,在鄉村振興一線開發紅色教育資源和課程思政素材庫、開展“e起向未來”網絡支教行動等活動,深化鄉村振興育人成效。五是聚力民生幫扶,以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為重點,2021年共投入資金140萬支持商南縣城關街道辦基礎設施提升改造等10個民生工程項目,改善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2021年,學校直接投入幫扶資金363萬元,引進幫扶資金597萬元;培訓基層干部1980人,培訓專業技術人員547人;購買脫貧地區農產品744.9萬元,幫助銷售脫貧地區農特產品423.6萬元。

在今后的工作中,學校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整合資源、善謀善為,引導全校師生以昂揚的斗志和飽滿的熱情,和幫扶縣干部群眾攜手一道,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更精準的舉措,廣泛投入到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
(供圖:王凱 審稿:朱武威 網絡編輯:黃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