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下午,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主辦、水利與環境學院承辦、校研究生科學技術協會協辦的“虹”學講堂第472講在南校區東院伯聲報告廳順利舉辦。中國科學院大學胡勁松教授作了題為“碳中和愿景下氫能電催化技術的挑戰和機遇探討”的報告,相關學院共180余名師生參加講座。

胡勁松教授作報告
本次報告主要圍繞氫能利用與達成“雙碳”目標的關系、氫能綠色制取及其高效利用技術、氫能電催化的基礎研究與面臨的挑戰、結論與展望四個部分展開。首先,胡勁松教授梳理了我國20年來的氫能源政策,并強調氫能的綠色制取及其高效利用技術是達成“雙碳”目標、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隨后,胡勁松教授講解了三種電解水制氫的技術和各自優勢,通過各種實例展示了不同電解水催化劑的活性點位,并對其催化的機制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此外,胡勁松教授指出,氫能燃料電池也能夠引領氫能開發利用,但是由于技術和造價的限制,無法得到推廣。最后,胡勁松教授闡述了氫能綠色規模化制取和高效利用的發展方向。
報告結束后,胡勁松教授詳細解答了同學們的疑問,使同學們對氫能高效利用的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審稿:胡錦玉 網絡編輯: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