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主辦、外國語學院承辦、校研究生科學技術協會協辦的“虹”學講堂第463講在南校區東院伯聲報告廳順利舉辦。西北工業大學林嘉新教授作了題為“人工智能時代外語研究范式革新與形態演變”的報告,外國語學院王紅孝教授主持,相關學院共180余名師生參加講座。

林嘉新教授作報告
本次報告主要圍繞人工智能時代外語研究特質、翻譯研究的范式革新與形態演變、未來展望三個方面展開。林嘉新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時代下的外語研究具有“新文科”的特質,翻譯研究已經發生了技術轉向。隨后,林嘉新教授詳細介紹了翻譯研究技術轉向的六種表現,進一步講解了翻譯研究的范式革新與形態演變。最后,林嘉新教授表示,翻譯研究的技術轉向具有多維性、復雜性和多變性,傳統研究方法已無法適用,未來發展應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模式識別、算法模型等新興技術和方法。
講座最后,林嘉新教授耐心解答了同學們的問題,使同學們對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的外語研究范式革新與形態演變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
(審稿:胡錦玉 網絡編輯: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