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下午,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主辦,地質工程與測繪學院和公路學院承辦,校研究生科學技術協會協辦的“虹”學講堂第573講在南校區東院伯聲報告廳順利舉辦。香港大學岳中琦教授作題為“梅大高速公路等地的路基邊坡失穩與滑坡機理初探”的報告。長安大學副校長范文主持報告會,相關學院共180余名師生參加講座。

岳中琦教授作報告
本次報告主要圍繞香港南朗山道坍塌滑坡案例、香港寶珊道坍塌滑坡案例分析、公路土質路基邊坡遇水坍塌滑坡原因探討、梅大高速公路路基邊坡坍塌滑坡案例、其他公路坍塌滑坡案例5個方面展開。岳中琦教授指出,1972年香港寶珊道案例與1995年香港南朗山道案例均表明,在山區公路改建自然水道易致邊坡失穩滑坡,其主要原因是暴雨中會形成瞬時河流,雨水集中后造成邊坡失穩。隨后,他提出,土體變形、含水量增加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將會造成拉張剪切破壞。最后,岳中琦教授介紹了梅大高速公路路基邊坡坍塌滑坡案例及其他案例,表明跨流域調水效應加速邊坡侵蝕,進而形成路坑,嚴重威脅行車安全,因此后續仍需制定全面的戰略計劃,以確保能夠應對未來的挑戰。
(審稿:王妍 網絡編輯: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