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主辦、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承辦、校研究生科學技術協會協辦的“虹”學講堂第438講在南校區東院伯聲報告廳順利舉辦。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王焰作了題為“層狀巖體巖漿房冷卻過程與釩鈦磁鐵礦礦床成因”的報告,相關學院共300余名師生參加講座。

王焰研究員作報告
本次報告主要圍繞礦物學基礎研究的總體思路、層狀巖體巖漿房冷卻過程以及釩鈦磁鐵礦礦床成因三部分展開。報告開始,王焰介紹了礦物學學科定位,并指出該學科研究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技術以及礦物物相和結構技術。隨后,王焰以不同程度過冷卻和冷卻速率下的橄欖石和單斜輝石為例,詳細講解層狀巖體巖漿房冷卻過程,通過對比大小巖石的冷卻過程分析了巖石生長與過冷度和冷卻速度的關系。最后,王焰重點介紹了晶粥巖漿房中巖漿演化與成礦作用的關系,分析了釩鈦磁鐵礦礦床的成因。
報告結束后,王焰研究員耐心解答了同學們提出的有關層狀巖體的識別問題,使同學們對層狀巖漿房冷卻過程以及釩鈦磁鐵礦礦床的成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審稿:胡錦玉 網絡編輯: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