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綠水也是幸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14億人民是綠色發展的受益者,更是生態文明的建設者。上下同心,干群同力,“十三五”時期我國成為世界上污染治理力度最大的國家,擦亮了全面小康的綠色底色。
“黃河寧,天下平”。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創了治黃事業新篇章,創造了黃河歲歲安瀾的歷史奇跡。奮進新時代、筑夢新征程,加強黃河治理保護,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是億萬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舉一綱而萬目張,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長安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天青水碧?黃河三門峽段生態宣傳調研”暑期社會實踐隊,于7月18日前往河南省三門峽市開展黃河生態宣傳調研工作。

實踐隊抵達三門峽
跟隨時代腳步,走近百姓生活
三門峽市是1957年伴隨著萬里黃河第一壩的興建而崛起的一座新興城市,也是沿黃城市中距離黃河最近的一座城市。7月19日上午在談震老師的帶領之下,實踐隊員全體共同前往“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進行參觀學習,隨著工作人員的講解,我們深入學習了解了三門峽大壩的建設歷程以及其所具有的巨大生態效果。三門峽水利樞紐于1957年4月動工,1961年4月建成投入運用,是發電灌溉防洪綜合工程,具有重大的經濟效益和生態作用。滯洪排沙,泄洪排瘀,三門峽大壩改善黃河的含沙量及水質,具有重要作用,保證渭河下游兩岸農田得到充分灌溉。
當天下午,實踐隊員前往三門峽市人民公園開展進行社會調研,選取當地各個不同年齡段的居民開展黃河生態及硬水質量的問卷調查,采用正向激勵反饋機制,發放定制禮品,順利完成問卷調查工作,經過數據分析后,我們了解到大部分居民對于黃河的環境治理保持較高的關注,對黃河近年來的治理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居民認為政府對黃河現象的懲戒力度不斷加大,有利于黃河生態環境的提高改善。對于市區的自來水質,大部分居民比較滿意。對于市區黃河河道,大部分居民認為安全宣傳不到位,警示牌數量過少,同時,大部分居民對于工廠向黃河的排污關注度較低。

實踐隊員開展活動
青龍水波一澗,實地勘察調研
7月20日上午,實踐隊沿黃河河道進行了取水和宣傳活動。隊員們用采樣瓶取黃河水為后續的水質檢測實驗收集了充足的水樣。水質檢測可以提供代表水質現狀的數據,用于評估水體的環境質量;便于我們探究污染原因,對水環境和污染進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沿河取水的活動也讓我們更加直觀切實的感受到了黃河的環境現狀。在黃河河道沿岸的宣傳活動向當地居民宣傳了保護黃河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指示。
實踐隊員走上街頭,分發《黃河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宣傳彩頁,并主動為居民答疑解惑,現場講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貫徹新發展理念,遵循自然規律和客觀規律,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類的幸福河……”實踐隊員耐心細致的講解,引得在場群眾不住點頭贊同。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當天下午實踐隊去市區青龍澗新建的橡膠壩進行參觀學習。根據當地相關負責人講解,橡膠壩的造價低,可節省原料,壩體為柔性軟殼結構,能抵抗地震、波浪等沖擊,且止水效果好,跨度大,汛期不阻水。與常規閘壩相比擁有較多的優點。參觀結束后我們撿拾沿途的垃圾,落實了保護生態的理念。在活動當中,大家充分發揮,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臟的精神,讓河道周邊煥然一新。實踐隊員們紛紛表示,此次實踐活動不僅美化了河道周邊環境,更增強了大家的環保意識,為創建綠色家園奠定了基礎。

實踐隊員開展活動
國泰黃河安瀾,守護一方生態
7月21日上午,實踐隊前往黃河公園進行了黃河生態的普及宣傳問答并發放禮品,黃河生態的保護不僅僅是政府的職責,更是每一個市民的責任。生于黃河,長于黃河,對于黃河我們應該心存感恩和敬畏之心。只有人人心系黃河,知道自己如何保護我們的母親河,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利用,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期間我們調查了多位經常來黃河公園游玩的當地居民,大致了解了當地居民對黃河生態環境的認知,并向其普及了更多的環保知識和生態問題,大家表示非常贊同,讓大家真正的為解決黃河生態問題做出貢獻,最后我們向其發放禮品鼓勵大家行動起來,保護黃河生態環境,全面推進黃河流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在當天下午,我們采取有獎競猜的方式,真正的使當地居民活躍起來,以愉悅的心情去了解黃河生態知識。在現場不乏多位對黃河生態有深入研究的知識達人,不知不覺中使周圍群眾了解了更多知識,也使大家度過了一個開心的下午時光。最后的環境保護知識宣講,當地居民也都認真地去聽講。我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人自覺加入到黃河生態保護的行動中去,我們的母親河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非一日之功。身為新時代大學生的我們,責任于心,使命在肩,保護黃河生態我們義不容辭。只要我們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既謀劃長遠,又干在當下,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我們就一定能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審稿:王妍 網絡編輯: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