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之際,為培養青年人的愛國意識,追憶革命先輩奮斗歷程,傳承紅色血脈,激發廣大青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斗志。7月10日至14日,在指導教師楊倩的帶領下,汽車學院赴湖北武漢暑期社會實踐隊8名成員前往武漢,圍繞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了以“追憶崢嶸歲月·弘揚革命精神”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隊隊員出征前合影
7月10日下午,實踐隊前往武漢革命博物館。通過參觀博物館內陳列的一系列舊照片和舊物,實踐隊隊員們回顧歷史,重溫了毛澤東同志帶領的農民革命運動,感悟到先輩們堅定的革命信仰和艱苦奮斗的決心。與之相隔不遠處便是毛澤東同志舊居。在這里,實踐隊隊員們進一步了解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誕生過程,以及毛澤東同志領導農民革命運動的奮斗歷程。隨后,實踐隊來到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展館內,隊員們見到了多方征集到的中共五大代表使用過的實物及復制品。這些物品見證了那段內憂外患、歷經磨難的歷史,讓隊員們再一次感受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不怕苦、不怕難、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也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滌,受益匪淺。

實踐隊隊員在討論農民革命運動時期的全國農民協會會員數量
7月11日上午,實踐隊滿懷著對革命先烈們的崇敬之情來到辛亥革命博物館。走進展廳,“條約墻”上12條不平等條約、陳列在四周的展現革命戰士浴血奮戰姿態的雕塑,將實踐隊隊員們的思緒帶回那段艱辛歲月,大家不時駐足凝望,低聲討論。下午實踐隊前往武昌起義紀念館,在這里隊員們分別參觀了鄂軍都督府舊址復原陳列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館等展館。
7月13日上午,實踐隊前往八七會議展覽館參觀學習。陳列展廳中央的虛擬影像細致地描繪了八七會議的情景,向隊員們展現了革命先輩們在面對困難時沉著冷靜、勇于擔當的偉大形象。參觀結束后,隊員們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對八七會議的情景進行了深情的演繹。隊員們聲情并茂,生動形象的還原了包括對國內國際形式及國共兩黨關系的分析、對工人和農民問題的闡述、以及毛澤東同志著名的“槍桿子里出政權”的論斷等會議內容,同時還對會議的突發情況進行了表演。中午,實踐隊懷著對先輩的崇敬之情來到了武漢防汛紀念碑。面向大江,搭配以紅、白、金的防汛紀念碑,在驕陽下熠熠生輝。左右側面為武漢人民抗洪搶險大型浮雕,構圖完整,造型生動,氣勢雄偉,生動的向實踐隊隊員們展現了武漢人民在抗洪搶險中形成的一種永不屈服,舍生忘死、百折不饒的精神。

實踐隊隊員在對八七會議的內容進行演繹
7月14日上午,實踐隊隊員們懷著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施洋烈士陵園。這里沒有塵世的喧囂,只有蒼翠的松柏傲然挺立,絡繹不絕前來瞻仰的人們和碑前絢爛的鮮花表明他們仍被銘記。在紀念碑前,實踐隊全體成員默哀一分鐘,靜靜地追思,深深的緬懷,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于無聲的情感中。

實踐隊瞻仰施洋烈士塑像
長安大學赴湖北武漢“追憶崢嶸歲月·弘揚革命精神”暑期社會實踐隊于7月14日圓滿完成任務。經過整個實踐過程,實踐隊隊員們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增強了自身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全面深刻、清晰直觀地感悟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今天人民的幸福生活。青年黨員應該繼續繼承先烈的遺志,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時刻按照合格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永遠跟黨走,青春報國。
(審稿:倪鳳英 網絡編輯: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