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號召,進一步深化“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深入了解紅色圣地——延安的革命歷史及發展現狀。7月14日至20日,,長安大學“重溫紅色記憶·感受時代浪潮”暑期社會實踐隊在指導教師張俊青的帶領下赴延安、西安等地所開展為期七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
黨話初心,重溫延安精神
7月14日至18日,實踐隊先后前往延安革命紀念館、楊家嶺革命舊址、寶塔山和等地進行調研學習。隊員們了解到,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工作生活了十三年,孕育產生了偉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的革命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
實踐隊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
實踐隊登臨寶塔山、參觀革命舊址、走訪延安科技博物館,從中感受到了延安發生的巨大變化。團隊成員從一處處老房間、舊物品中學習黨領導人民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奮斗的偉大歷程,切實感受到百年來革命老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舊址也在不斷激發成員們在學黨史中培養成“回望初心,堅定信念,勇擔使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踐行使命,情系圣地發展
實踐隊參觀延安知青博物館、延安科技館期間,對知青下鄉建設新中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隊長魯芯絲雨分享說,革命實踐不是靠埋頭修養,而是要將希望之花開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面對艱苦環境不低頭、不屈服、扎根群眾的正正是這樣一群可愛的人,正是他們造就了這片勃勃生機的紅色圣地。
參觀結束后,實踐團隊采訪延安知青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通過訪談,實踐團隊認識都延安從漫天黃沙到綠水青山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光榮的革命圣地見證了中國革命的進步,讓延安精神得以傳承。
實踐隊與延安知青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合照
堅定信念,勇擔歷史責任
7月19日,實踐隊前往高陵區參觀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舊址博物館、“紅色熔爐”干部培養主題展館。陳列館內,一行行烙印歷史的文字、一張張風貌猶存的老照片、一件件承載歷史的遺存物,無不在述說著西北民大的光輝歲月。
實踐團隊在展館合影
7月20日下午,實踐隊前往陜西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館。學習革命歷史,接受紅色教育,重溫初心使命。隊員們循著黨的光輝足跡,真切感受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篳路藍縷、砥礪前行的奮斗歷程,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
實踐隊經過七天的實踐學習,對這片紅色土地上老一輩革命家艱苦的奮斗史有了全新的了解,深刻感悟到延安精神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與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深刻內涵。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當代青年學子更應堅定理想信念,肩負時代重任,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
(審稿:楊玉龍 網絡編輯: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