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赴陜西西安“筑夢綠水青山·建設美麗中國”暑期社會實踐隊在指導老師張翼的帶領下,于7月9日開展為期7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大學生們貼近生活,貼近人民,感恩社會。
7月9日上午,實踐隊全體成員抵達西安市護城河進行護城河生態調研,調查護城河周邊的水環境生態情況。大量的走訪調研讓同學們認識到了現階段護城河改造后的優點與不足和國家對水環境改造的戰略目標與卓越成就,并且深刻的了解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隊員采訪當地居民護城河周邊的環境情況
7月10日,實踐隊全體成員前往了“迎十四運廣運大橋生態景觀項目——灞河CBE浮島”進行參觀學習。通過對浮島的觀賞、學習,實踐隊隊員了解了浮島對水環境治理的重要功效以及國家在治理環境時所取得的卓越科研成果,更加堅定了隊員們作為新時代大學生為國家環境治理做出貢獻的信念。
7月11日,在指導老師張翼的帶領下,實踐隊的八名隊員走進浐灞國家濕地公園,實地調研國家對于濕地環境的治理、管控、保護和發展。

隊員們與工作人員一起工作,了解保護濕地公園的專業知識
7月12日,實踐隊全體成員前往秦嶺山脈進行實地環境考察,全體隊員仔細考察了當地的自然環境,對當地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問題進行調研,在一天的實踐過程中,隊員們了解到加強對森林水土環境的治理對國家有著巨大的作用,不僅有效的保護了秦嶺絕大多數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而且還可以促進了國家實現“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戰略目標。

實踐隊在秦嶺山脈的合影
7月13日,實踐隊前往了清涼山森林公園,在這里了解到,不僅野生的森林環境對我們很重要,城市內的生態環境也同樣重要。城市內的森林公園是城市居民的休憩放松的娛樂環境。

實踐隊員在清涼山森林公園門前合照
實踐隊隊員通過七天的實踐,在西安市的城市環境建設中感受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文化內涵;在野外的自然環境中實地學習自然環境保護知識,了解到科學有效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在實踐中學習和進步,通過社會實踐引導大學生聚焦環境污染防治、生態文明建設等議題,學會自主探索如何打好新形勢下污染防治攻堅戰,如何實現環境保護措施的創新、協調、開放與共享。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讓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態文明之路行穩致遠。
(審稿:楊玉龍 網絡編輯: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