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至25日,長安大學赴貴州織金“因渭有愛·黔心筑夢”暑期社會實踐隊指導老師趙建華老師和本科生九人前往貴州,圍繞“傳承紅色印記、助力鄉村振興、共繪大美貴州”展開了一系列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尋訪先烈故居,傳承紅色印記
在建黨百年之際,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7月21日上午,實踐隊前往貴州省安順市了解了當地紅色文化,前往了王若飛同志故居進行參觀學習并展開相關調研活動。

圖為實踐隊員在王若飛紀念館前合影
跋山涉水訪村落,為愛傳承赴黔行
7月22日上午,實踐隊員來到了熊家場鎮白馬村,在白馬小學陸松校長的幫助下提前跟部分村民取得了聯系,進行了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走訪調研,并為他們捐贈了文具和大米。通過走訪多戶村民,大致了解到了這些老人和兒童的家庭經濟狀況、身體狀況及心理狀況,同時對當地精準扶貧政策落實程度也進行了了解,深刻感受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偉大成績。
為深入了解白馬村近年來深化改革的探索和實踐成果,7月22日下午,實踐隊員前往了白馬村村委展開了相關采訪與調研活動。在實踐調查中,實踐隊員對張龍敏書記和駐村扶貧干部宋江主任進行了采訪,詳細了解該村在脫貧攻堅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取得的成績,最后參觀了白馬村種桑養蠶村民集體合作社養殖和蠶絲被生產基地。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蠶絲被生產基地
相遇貴師團隊,成長你我同行
7月22日,在調研期間實踐隊成員偶遇貴州師范大學法學院部分志愿者,并進行了親切交流。7月23日上午實踐隊員與貴州師范大學實踐隊員一起為當地村民帶來了文藝匯演,展現了長大學子的風采。

圖為實踐隊員表演現場
開展趣味課堂,放飛七彩夢想
實踐隊員了解到當地課堂教學中趣味課程部分有所欠缺。7月23日下午,實踐隊員為白馬小學部分學生開展了三堂生動有趣的趣味課程。在第一節課中,實踐隊員帶領孩子們在提前準備好的石頭上繪制想象中的圖案,孩子們用丙烯顏料在石頭上完成了眾多精美的石繪。第二堂課中,實踐隊員響應團中央“美麗中國·青春行動”的號召,幫助每一位孩子增強了環保意識,為當地的生態文明發展貢獻了綿薄的力量。第三堂課中,實踐隊員帶領孩子們拿起手中的彩筆,畫下了了自己想去的城市。在最后一節活動課中,實踐隊員帶領孩子們在紙上寫下了自己的夢想,再將紙片疊成紙飛機的樣子,一起從教學樓上飛了出去,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全部的課程。

圖為實踐隊員授課現場
奔赴貴州黔南,共繪大美白馬
7月24日到25日,實踐隊員幫助白馬小學完成部分墻繪工作,為白馬小學和這里的學生留下美好的回憶,共繪大美白馬。在商定好墻繪圖案后,實踐隊員就開始了墻繪之旅,一筆一劃的勾勒圖案的形狀,精心的上色和處理細節,終于在最后完成了精美的墻繪并收獲了白馬小學老師和學生的喜愛和感謝。

圖為實踐隊員墻繪成果
“道雖學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通過為期一周的暑期社會實踐,隊員們更進一步的走進了黔南這片凈土,體會到了群山中的大美貴州。為傳承紅色印記、助力鄉村振興、共繪大美貴州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之后,團隊成員也將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為實現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審稿:屈穎 網絡編輯:韓月)